首页

优美美脚

时间:2025-05-24 21:05:52 作者:2025中国电影节在伦敦开幕 聚焦光影中的中英友谊 浏览量:83747

  央视网消息:这几天,我们持续关注了长江全面实施十年禁渔三年多来的成效。通过镜头,大家看到了长江沿线鱼类资源恢复、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转产渔民保障的真实情况。今天我们来关注长江里的明星——江豚。晚清词人薛时雨在《临江仙·大风雨过马当山》中曾有“江豚吹浪立,沙鸟得鱼闲”的描写,其中“吹浪立”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绘出江豚吐水这一“特技”。接下来,我们就先通过“吹浪立”这个可爱动作,认识长江里的这些“微笑天使”。

  “微笑天使”江豚回来了

  这个向人吐水的小家伙就是长江江豚,看它这满脸笑容的样子就知道,它可是个“调皮精”。

  江豚,因其胖胖的身体又被俗称为“江猪”,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它们主要栖息在长江及其支流的水域中,常在水中上游下蹿。作为社会性动物,它们以声音作为沟通的重要手段,在水中嬉戏、交流、觅食。鱼类在它的“菜单”里排首位,如青鳞鱼、玉筋鱼、鳗鱼、鲈鱼、鲚鱼、大银鱼等,此外,虾和乌贼也是它喜爱的“小菜”。

  江豚的生存状况是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“晴雨表”,近几十年,由于生态环境恶化,长江江豚的数量一度呈下降趋势。随着十年禁渔的实施,长江鱼类资源开始恢复,江豚的食物变多了,数量也开始有所增长。2022年,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达到了1249头,比2017年普查时增加了237头,实现历史性的止跌回升。

  总台记者探访江豚保护区

  安徽铜陵淡水豚国家级保护区是一个江豚迁地保护基地,现在这里有12头江豚。江豚在室外水域中生活的情景是怎样的?总台记者在上午10时这个江豚开饭的时间,去会了会这群小家伙。

 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头江豚体形要稍微小一点,这是一名新成员,去年4月份才出生。和成年江豚相比,小家伙看上去更黑一些。虽然体形较小,但它非常健康,一直跟在妈妈身边寸步不离。现在几个月过去了,小家伙明显长大了,也可以离开妈妈单独觅食了。小江豚刚出生的第一年是它存活的关键期,从目前来看,这头小江豚非常健康。

  为什么要定时投喂这些江豚呢?因为前些年长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,江豚的数量急剧减少,为了防止江豚灭绝,保护区就从长江干流捕捞了四头江豚,迁入这里进行物种保护。经过这些年的努力,江豚在这里不断繁殖,数量也从当初的4头增加到了现在的12头。

  如今,不仅是在这里,在旁边的长江主干道,原先难得一见的江豚在长江禁渔之后也开始多了起来,走在江边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。

  除了投喂饵料鱼,保护基地会不定期给这些江豚活动的水域投放一些活鱼,这样可以训练这些江豚的野外觅食能力。十年禁渔,我们看到的并不只是江豚的变化,其他的鱼类同样也在恢复。

  我与江豚的美好“邂逅”

  2021年全面启动长江十年禁渔之后,长江里的鱼类资源开始恢复。江豚的食物多了,种群也开始稳步回升,野生的江豚也频频现身。

  记者跟随摄影爱好者易辉来到湘江湘阴临资口至新泉闸段,这是今年2月份她第一次拍摄到江豚的地方。

  过去,江豚通常只在洞庭湖的核心区域活动,这里很少能见到它们的身影。这两天,湖南经常下雨,这种天气下不确定江豚是否还会到这儿玩耍。正当易辉向记者讲述她当时拍摄江豚的奇妙经历时,惊喜出现了。

  画面中,它们或三五成群,或独自行动,有的跃出水面转着圈,有的沉入水中,特别顽皮与灵动。 【编辑:梁异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青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实现“零”突破

郑永年举例称,进博会吸引了大量美国企业,中国市场潜力巨大,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,美国企业不会放弃这个大市场。美国不同层级的政府有不同的倾向,即便美国政府中的鹰派对中国持批判态度,他们也无法阻止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。

中国建设银行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签署合作备忘录

为了给务工、求学、探亲的旅客提供更加方便的运输、中转服务,作业区组织党员带头研究沿途站点客流信息,为铁路历次调图编组提供参考建议10余条,不仅解决了金温沿线百姓的出行难题,还为沿线人民送去了方便回家的“便民路”、美好生活的“致富路”以及开进心窝的“连心路”。

蓝色经济高端装备与极地科考展齐“秀”海博会

随着平台经济不断发展,消费者权益保护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,虚假营销、大数据杀熟、自动续费、退款难等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。根据有关方面统计,截至2023年年底,我国网购用户超过了9亿人,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超过5亿人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.6%。与此同时,相关诉求也快速增长。2023年全国网络消费诉求占全部诉求的56%,超过一半,成为影响消费者获得感的重要因素。

【东西问】陈世英:“东方气韵”何以“闪耀”于珠宝世界?

养蜂人是辛苦的,因为蜂场要跟随花期移动,王昆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路上,每年行驶里程大概有10万公里,这其中一半是寻找蜜源,一半是往返管理蜂场。交通不便,曾经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障碍。

31岁的何菁将旅途视为家庭教育的“第二课堂”。“旅行能让孩子开阔眼界、扩充知识。”今年国庆假期,她带着儿子去了“中国最美乡村”江西婺源,“相信看了婺源‘晒秋’,会对他写秋天的作文有帮助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